咨詢電話:13032887388
近2年大街小巷似乎都在說環保來了!環保又來了!
政策方面也是不斷的組合拳,大氣十條、水十條等;執行方面也是中央督查組不斷地下到地方巡視,努力把制定的政策落實到位;最近的兩會也是取消環保部設立生態環境部,加大了生態環境部的管轄范圍;環保部門垂直管理。
那么問題來了,國家為什么如此重視環保問題?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生態問題。需要看看近2屆政府的執政思路也就不難理解了。
經濟發展要提質降速、去產能、調結構、中國制造2.0、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等。
中國改革開放40年,經歷了原始積累的粗獷式發展。體量已經全球第二,還是以廉價勞動力和環境破壞為代價在國際市場很難持續,必須以創新為驅動力大力發展高新技術行業才是時代的脈搏。
在新舊驅動力的轉換期間,必然要淘汰小作坊、不正規經營、環境違法的企業。說明白一點就是通過查環保(高大上)把傳統的競爭白熱化、純粹拼資源拼廉價人力的企業淘汰掉。這些企業一般也是惡性競爭和市場的攪局者。讓有能力治理環境污染的實力企業存活下來。存活下來的企業相對來說都是資金實力較雄厚,有能力提高生產效率的企業。生產效率高了生產力也就高了。這樣才能把GDP的質量提高,但這樣一來發展速度必然會降低。
今年的兩會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報告提到了近5年GDP的單位能耗降低了,說明我們正走在健康發展的道路上。
狠抓環保其實和本屆政府的執政理念:提質降速、去產能、調結構、中國制造2.0一直緊密聯系。并且是這些目標實現的重要抓手和必然步驟。
這也是中國從發展中國家走向發達國家的必經之路。天下大勢,浩浩湯湯,順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對于我們廣大企業來說也是這樣,順應大勢。在注重生產的同時也要時刻不忘創新、不報僥幸心理,環保來查了就應付一下。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活的更久!
四川成都唯正洋環保公司——有機廢氣治理專家
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